南部铁器是岩手县传承下来的金属工艺传统。它诞生于 17 世纪左右,因产于南部藩(以现在的岩手县盛冈市为中心的地区)而得名。它也被指定为国家传统工艺品。如今,色彩丰富、现代的设计不断涌现,在海外也越来越受欢迎。
茶道中使用的“茶壶”的由来
“南部铁器”是岩手县盛冈市和奥州市生产的铁铸件的总称。铸铁是一种将熔融的铁倒入模具中形成形状的技术。
南部铁器于 17 世纪初江户时代开始生产。盛冈市和奥州市的起源不同,据说盛冈市是南部藩从京都邀请茶壶工匠制作“茶壶(茶壶)”开始的。此后,全国各地邀请了许多工匠,制作了茶壶、武器、日常用品等各种各样的产品。 18 世纪左右,南部藩的制壶工匠小泉仁右卫门清尊开发了一种比茶壶略小的铁壶。体积小,可单手使用的铁壶,至今仍被广泛用作烧水的工具。
另外,据说奥州市是在平安时代藤原清卫邀请滋贺县的金属工匠来制造家居用品时开始的。
这也是因为该地区原本就拥有优质的资源,南部铁器发展成为一大产业。
茶壶
茶壶
南部铁器的制作程序
南部铁器包括壶、茶壶、锅等各种产品,但最广为人知的可能是“铁壶”。俗话说“南部铁壶无金属味”,用南部铁壶烧开的水是没有金属味的(表现为水变红、生锈、浑浊,还有明显的金属特有的气味)。这是使用了传统的防止上述这类现象产生的技术带来的结果。据说,其制作工序多达100多道。
【铁壶的制作工序】
1. 绘图及木模
绘制设计图并根据该设计图制作铸造木模。需要三个木模:壶身模(壶模的上半部分)、壶底模(壶模的下半部分)和壶盖。过去,模具都是用木头制成的,但现在是用钢板制成的。
2.铸型制作
将铸型放入称为“sanegata”的模具内,一边旋转一边用沙子、粘土等制作。
3. 图案压印及表皮面整理
模具完成后,在干燥之前添加各种图案。传统的“arare”图案由散布在铁壶各处的微小凸点组成。这是彰显工匠高超技艺的图案之一。
然后通过在产品表面施加“表面处理”来完成加工。
揉捏是将河沙与少量溶于水的粘土混合,揉成球状,然后轻轻压入铸型中,使其产生纹理的过程。有时会使用刷子或用布包裹的工具。
4.铸型烧制
然后让模具完全干燥,并在约 1200 度的温度下烧制。此时出现的小裂缝可以用刷子或抹刀修复。
5. 制作内心
为了在铁壶内部形成一个空腔,需要单独制作一个比铸型尺寸稍小的“内芯”。
原材料是烧砂、河沙和 hajiru(溶解了粘土的水)的混合物,在陶轮上转动以形成壶体和底座。将完成的内芯在阳光下彻底晒干,以去除所有水分。
6.组装铸型
用手将型芯插入模具并组装模具。为了防止铁倒入时浮起来,在芯内放置两三个称为“片饼”的铁件,然后在其上放置底模以将它们合在一起。
7. 金属浇铸
生铁在被称为“koshiki”的熔炉中熔化,生成铁水。熔化炉的温度大约为1400至1500度。使用一种叫做“toribe”的勺子将熔化的铁水舀出并倒入铸型中。
8.窑烧和完成工艺
一旦铁冷却并变硬,铸型和铁芯就会被移除。此时,将多余的铁水刮掉,形成均匀的形状,然后用金属刷将整个作品整理好。
以约 800 度的炭火烧制30 至 40 分钟,以形成“氧化膜”。这种处理方法被称为“kinkidome”,是南部铁器使用的传统方法,此法可以防止铁器坏掉和生锈。
9.抛光和上色
彻底检查是否有漏水后,产品将进入抛光和着色工序。将作品用炭火加热至约 200-300 度,然后用刷子涂上漆。将漆器在加热的同时将漆烧制到铁壶上,然后用一种叫做“ohaguro 液体”这种液体是将铁和漆上的铁锈与醋酸和茶混合而成的。将液体刷在壶上,完成整体质感。
10.制作把手
把手是采用锻造方式制作的,因此需要专门的工匠来制作。
修饰完成后的铁壶,在上面安装上把手,南部铁器就完成了。
(总结) 南部铁器已有约400年的历史。据说,只要小心使用,它可以使用10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终身物品”。设计和图案因工匠而异。
一定要来寻找您最喜欢的商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