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LANG
Column

「文月」是什麼?從七月的和風月名,看見蘊含祈願與故事的日本文化

迎接盛夏的7月,在日本的古典稱呼中稱為「文月(ふみづき)」。
這個名字蘊含了許願於短冊的七夕節、書寫文化,以及季節性祈願的意涵。
這次將帶大家一同解讀文月的由來,並探究其中日本獨特的季節感、節慶活動、風物詩,以及生活智慧。

1. 文月是什麼?7月的和風月名的意義與由來

有一種說法認為,七月是「閱讀書寫之月」

文月的「文(ふみ)」意指「書信」或「詩歌」,因此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一個用文字書寫心意的季節。
據說,這樣的習俗也與七夕將心願寫在短冊上的傳統有關。
古時候的人們,會在這個時節將思念與願望化作文字,寄託於紙上,藉由文字將祈願傳達出去。

也有源自稻穗的另一種由來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文月」是由「穂含月(ほふみづき)」轉變而來。
這個名稱的由來,是因為7月正值稻子開始抽穗、孕穗的時節。
也因此,「文月」可以說是一個象徵著日本人自古以來與自然共生、依循四季節奏生活的名稱。

2. 文月與舊曆、新曆的差異

舊曆的文月,其實是現在的8月

在舊曆中,文月大約對應到現在的8月。
也就是說,當時正是稻穗開始飽滿,能隱約感受到秋意漸現的季節。
而現行新曆的7月則是梅雨剛結束的時候,與舊曆相比稍有時序上的落差,這樣的差異,也正是日本四季文化中一個相當有趣的特色。

七夕與舊曆的日期落差

現今七夕節定在7月7日舉行,但在舊曆中,七夕是在8月初旬那段星空特別美麗的時期慶祝。
因此,想要體驗七夕本來的風情與觀賞天體的意境,建議可以依照舊曆日期來慶祝,會更貼近傳統氛圍。

3. 文月與七夕:寄托願望的夜之物語

牛郎與織女的傳說

七夕起源於中國的「乞巧奠」,於奈良時代傳入日本。
牛郎與織女每年於天河相會的浪漫傳說,逐漸演變成在短冊上書寫願望的習俗,深植人心。

五色短冊與季節祈願

掛在竹枝上的五色短冊,承載著健康、學業、家庭和睦等各種願望。
每種顏色都有其象徵意義:紅色代表禮,藍色象徵仁,黃色代表信,白色象徵義,黑色代表智。
這不僅是孩子們,連大人們也能藉此機會用言語表達心願與祈禱的重要時刻。

4. 文月的自然景象與風物詩

蟬鳴與夏日天空的聲音風景

隨著梅雨結束,蟬鳴大合唱正式展開,這正是文月的代表風物詩。
油蟬與熊蟬的鳴叫聲,成為宣告盛夏來臨的「聲音風景」,深深烙印在日本人的心中。

煙火與涼爽夏夜的文化

點綴夜空的煙火大會在各地陸續舉行,也是文月的特色之一。
穿著浴衣,聆聽風鈴清脆的聲響,享受涼爽的傍晚,這樣的日本夏日時光正是風物詩的最佳寫照。
這些體驗正是以五感感受季節變化的日本文化精髓。

5. 文月旬味與生活智慧

當季美味:鰻魚、玉米、毛豆

在「土用丑日」吃鰻魚,是日本夏天用來消暑補身的傳統習俗。
此外,像是玉米、毛豆、西瓜等,都是夏季豐富又能補充水分與營養的當令美味。

品嚐夏日當季美味:鰻魚飯

品嚐夏日當季美味:毛豆

七夕素麵的由來

七夕吃素麵的習俗,源自中國的傳說,相傳素麵象徵著織女在織布機上紡出的絲線。
清涼爽口、滑順好入口的素麵,是炎熱文月(七月)最適合的夏季美食文化。

6. 融入生活的文月之心

用書信傳達心願

正因為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才更值得刻意寫封手信,或在短冊上寫下願望。
細細編織文字,是與自己內心對話的珍貴時光。

營造清涼感的小巧思

像是簾子、風鈴、潑水降溫等日本獨有的夏日巧思,也可以融入生活中試試看。
用五感感受的「日本涼意」,不只讓身體清爽,也讓心情更加輕盈愉快。

滿懷願望的星空下,感受盛夏的日本風情

竹葉裝飾與七夕祭典

在商店街、托兒所、神社等地懸掛著繽紛多彩的短冊,
隨風搖曳的竹葉上,靜靜承載著人們的願望。

仙台七夕祭

湘南平塚七夕祭的竹葉裝飾

夜空綻放繽紛絢麗的花火

日本各地舉辦的煙火大會盛況。
身穿浴衣的人群與絢麗綻放的大型煙火交織成夏日裡最具代表性的風景。

東京台場煙火秀

宮島水中煙火大會

風鈴聲和蟬鳴聲

掛在日式廊下的風鈴隨著徐徐微風發出清脆涼爽的聲響,而蟬鳴則用力地點綴著夏日的氛圍。
大自然的聲音交織重疊,描繪出一幅典型的夏日聲景。

夏日的風鈴與竹簾

川越冰川神社的風鈴